亞洲運動會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最重要的綜合性運動會之一,每四年舉辦一次。目前正在中國杭州舉行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吸引了來自各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與競爭。
在亞洲運動會的開幕式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代表隊、中國香港代表隊、中國澳門代表隊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代表隊入場。這是因爲歷史原因造成的問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受到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長期反對和駁回,中國在許多重要國際組織中的合法地位長期被臺灣當局霸佔。
從1958年起,中國體育總會宣佈中斷與國際奧委會的關係,使得中國大陸被隔離在國際主流體育賽事之外。直到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並在改革開放後開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與此同時,國家體育部門也開始爭取恢復中國在國際體育組織中的合法地位。當時香港和澳門尚未迴歸,但它們毫無疑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臺灣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
早在1931年,中國就加入了國際奧委會。然而,1949年蔣介石撤離大陸後,仍然駐紮在臺北的奧委會繼續使用”中國奧委會”的名稱。而國際奧委會在1954年的雅典大會上通過了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的合法地位。這時,臺灣當局所謂的”中國奧委會”已經失去了合法地位,但國際奧委會內仍有一部分人希望將臺北的”中國奧委會”保留在承認的成員名單上。這實際上製造了”兩個中國”的局面。
中國政府當然不能接受這種侵犯領土主權完整的行爲。因此,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1958年中斷了與國際奧委會的關係。中國要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地位就必須解決臺灣問題。1978年,中國國家體育委員會向國際奧委會正式提出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要求。當時,國際體育界的大多數人支持中國重新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但他們也不願意排除臺灣地區,因爲他們堅持體育與政治要分開。
國際奧委會並不僅限於接受主權國家的參與,地區名義參與奧運會早有先例。像百慕大、開曼羣島、波多黎各等地都能以地區名義單獨組隊參加奧運會。因此,臺灣地區的參與並不影響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中國中央政府也從不反對臺灣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我們反對的是臺當局以”中國奧委會”的名義參賽。
這涉及到中國領土主權完整不容妥協的原則問題。1979年,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日本名古屋召開會議,討論恢復中國席位的問題。此次會議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並提出了一種讓兩岸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中國奧委會以全國性組織的名義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中國臺灣地區以”中國臺北奧委會”的名義在改變旗幟、國歌、徽章的前提下繼續留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中。這樣,臺灣就只是作爲中國的一個地區參賽。
香港和臺灣實際上是在1995年之前以地區的名義加入了國際奧委會。而澳門的情況則比較特殊,由於人口有限且大部分運動員水平較低,澳門從未參加過奧運會。澳門實際上並沒有加入國際奧委會,因此也沒有資格參加奧運會。
1995年後,國際奧委會通過的新章程規定只接受國家的申請,不再接受新的地區奧委會加入。這意味着澳門從1995年開始就失去了申請加入國際奧委會的資格。然而,國際奧委會在制定新規章的同時明確表示已經加入的以地區名義的老成員不受影響。因此,在1995年之前以地區名義獨立組隊參賽的香港和臺灣仍然可以繼續參加奧運會。因此,在奧運賽場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代表隊、中國香港代表隊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代表隊的存在。
這些都是關於中國在國際體育
為衝浪裸辭年薪200萬工作 衝浪女孩:每個當下,都是為了鋪成未來更好的故事!